腾讯视频/爱奇艺/优酷/外卖 充值4折起
touch bar并非噱头,而是键盘的辅助、鼠标和触摸板的替代,对于提高效率这一点丝毫不用怀疑。
有一种评测叫未完待续,有一种等待叫没有发货。
好像还没有哪款产品是写了两次评测的,在10月底那次发布会之后第一次拿到不带touch bar的“龙套版”macbook pro的时候,心里就长草了,毕竟这次升级的最大看点就是touch id和touch bar了,半个多月之后终于拿到了“全副武装”的13寸和15寸macbook pro,相比于上次抢先评测的产品来说,看看在性能提升之余,很多人寄予厚望的touch bar到底是不是噱头?它的实用性如何?在常用软件中的表现到底怎么样?一句话,值不值得多花钱去买这个touch bar版本的新款macbook pro。评测走起。
touch id使用很自然
先说说指纹识别,苹果虽然做touch id已经第四个年头了,但除了iphone和ipad,还从来没有在macbook pro这么大的设备上用过,所以使用体验还是有点不一样。
在拿到崭新崭新笔记本激活的时候,就会像新iphone一样要求你注册touch id,你别以为隐藏在漆黑一片的右上角的电源键/指纹键好似看不见,每当你需要解锁的时候,touch bar上都会有一行提示,并且用箭头指向右边的按键,好像在说“点我,点我”。
注册指纹与iphone完全一样,也是两步,先是指腹,然后扩大指腹面积,而且只需要触摸而千万不要把按键按下去,总之如果你对iphone的touch id熟悉,那么这个过程你花不了30秒就能完成。
唯一不同就是iphone注册指纹时会有震动提示,但macbook pro完全不会有。此外还有一点不同,就是iphone最多可以留5个指纹,而macbook pro最多只能记录3个,其实想想也是,iphone上最常用的两个拇指,你是根本不会在笔记本上用到的,macbook pro最常用的解锁姿势就是放上两个食指,而且你下意识地就会伸出食指去按那个键,所以3个记录足够了。
我也虐了一下这个touch id,首先是几个变态的角度,包括90°横着,以及从屏幕那边180°完全反方向伸过去,居然都能解锁,虽然我估计没人会这么用,但也说明这个touch id芯片与iphone使用的一样,对于指纹的识别能力达到“任意虐”的程度。
其次是解锁速度,我算了一下,与我手头的iphone 7不相伯仲,基本上把手指搭上去,就解锁进入系统了,比搭载第一代touch id芯片的iphone 5s/6还要快。
至于touch id的用处,除了暂时我们用不上的网页apple pay购物以外,解锁电脑以及在apple store当中购买app都是可以的,基本和iphone的用途一样。不过肯定不像iphone用得那样频繁,因为iphone每天都能需要解锁上百次,购买app也是家常便饭,这两个场景都不会在macbook pro上发生得很频繁,但当你需要的时候,会觉得手指一搭就完成了非常方便,而且安全性也是高于密码的。
此外,当你安装软件或修改设置,需要输入密码的时候,也可以通过touch id来验证,这个场景还是经常发生的。
其实不用我说你也知道,macbook pro上的touch id逻辑性与iphone一样,就是它的重要等级是低于密码的,当你解锁失败,或是重新进入系统的时候,仍然需要输入密码,如果你关闭密码,也就关闭了touch id。这样理解的话,touch id只是简化了密码输入,但不可能完全取代。
等等,看到这里你会问我,重启、休眠都需要密码,我又不天天买app,那这个touch id有啥用?问得好!